在谈论点评一部电影时,不同类型的观众之间的差异很大。所以在一切开端之前,我想清晰一点,对我来说,优秀的剧情是第一推动力,其次才是它独特的表象,比如奇迹或者精彩的视觉元素。有趣的是,《沙丘》第一部分在这两个方面是绝无仅有的。
这部电影是被原著拖累了
作为一部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的科幻史诗改编电影,《沙丘》拥有一系列极端经典的原创作品。在这里,我不得不供认,尽管借了许多次,我仍是没有看完几部重量这么重的原著。所以,我只是属于“原创党”和“电影党”的中间状态。我听说过其中一些设定,但对整个故事了解不多。总的来说,这种状态正好合适一部重置严肃科幻史诗,但是在确认对故事的充分了解没有成见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是被原著中强烈的时代感拖累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多么糟糕的故事。托付,这是《沙丘》,和《基地》同名,堪称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系列之一。但毫无疑问,这部60多年前的作品中的许多元素,在当下并不那么新鲜。
它实际上不是太空性质的作品
我一直反对那些要挟要把“太空歌剧”踢出科幻领域的家伙。是的,星球大战系列受到最多批判,也有许多人以为,所谓的太空剧就是把人类历史上的帝王纷争和宗族内乱的故事搬上太空。其实这一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咱们往往疏忽了“尺度”带来的差异。这些看似惯例的故事将如安在宇宙尺度上展开?这样的问题,一般人一般不容易答复。而沙丘、基地甚至《沙丘》都在试图给出一种可能性。由于我简直不想以任何形式糟蹋它,只能给出这些观点本质的内容:如果是沙丘,而不是星球大战,在20世纪60年代敞开了影视科幻的黄金时代呢?没必要假定它实际上不是那种性质的作品。其实和《星球大战》比起来,太严肃,太平平,太宗教了。别蹙眉,那时候科幻小说就是这个意思。就像如果有一天,一个2000多岁的老人开了一个网上课堂讲解庄周的梦蝶,你不能在弹幕里问他庄周应该有什么装备。
故事老套却别有滋味
此外,这只是《沙丘》系列的第一部电影,所以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人物的一些预言才能来揭开未来故事的一角,并交叉了这个部分不同时代的情节。所以“命运之子”这种故事尽管老套,但悬而未决的一般不是“会产生什么”,而是“什么时候会产生”,所以故事的节奏不时出人意料,让人意识到即便你知道未来会产生什么,也无法沉着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