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了不起的老爸》由周青元、王砚辉、张宥浩、龚蓓路等主演,将在4月9日登陆全国院线。最近,这部电影的导演周青元携主演之一的龚蓓来到佛山路演出,并与观众进行了映后交流。
本片围绕一对父子跑马拉松的故事展开,既有体育电影特有的血腥和流畅,又有精致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在路演中感动了不少观众。一名观众自陈,已经十年没有和爸爸联系了:“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一件事,什么事都需要先沟通,之后才可能了解,了解后才能了解。这一点之前我不明白,但这部电影推动了我,现在我要好好和爸爸交流一下。”
用运动作为载体,讲述普通老百姓的亲情故事。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对父亲和儿子:儿子肖尔东患有先天性疾病,但梦想能像母亲生前那样,当上了职业马拉松运动员;爸爸肖大明担心儿子的将来,所以让他提早“预习”盲人的生活,更加害怕儿子的病反复发作,阻碍他练习马拉松。但是他们的关系在肖尔东真的病入膏肓之后悄然发生变化。面临儿子的沮丧,肖大明下决心,一定要陪儿子跑完一场马拉松…
「我最初的想法是拍一部电影,以表现东方父亲对孩子那种含蓄而充实的父爱。」周先生说,他终于在《了不起的老爸》一对父子的跑龙套中找到了体现这份爱的载体,“中国式爸爸常把感情藏在心底,不知如何表达。父亲与儿子之间那种微妙的感情,就像影片中的马拉松,在盲人和陪跑者之间的牵引力一样——爸爸对孩子一直都不放心,但是总有一天,他会放开孩子的手,让他自己跑。
来自马来西亚的周青元,他曾经拍摄的一部足球题材电影《辉煌年代》获得了7.5分的高分。亦是因为这部影片的成功,使他有机会导演中国电影《了不起的爸爸》。周青元表示,虽然拍摄过多部体育题材的电影,但其作品最终的归宿还是亲情:“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辉煌年代》中也有兄弟情谊。动作仅仅是故事的一种形式。"他说,今后还想在中国拍更多的影片,"不仅仅局限于体育片,我想讲述更普通的人。
生活就像跑马拉松,一边坚持一边崩溃。
写《了不起的老爸》前,周青元采访了一位盲人选手,他是为什么跑盲人的,他用马拉松的方式超越了自我,给了他很深的启示。由于接触马拉松,盲人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这一点尤其让我感动。"生活就像跑一场马拉松,起跑的瞬间总是意气十足,可是跑完之后,距离开始变得不太顺利,会有想要放弃的时候,但就是这样一边努力一边崩溃,一边坚持,最后终于到达终点。每一位爱我们的人,都在这过程中成为我们生命的陪跑者。有了它们的陪伴,我们终于可以完成比赛了。”
生活的隐喻,也反映在电影中一个意味深长的小细节上:其中一个钢琴键坏了,最后,父子俩用一根火柴重新装好了。周先生解释说:“这键象很像肖尔东,他出生时是有缺陷的,虽然他的父亲已经用尽了他的才能,但是还是无法改变。最后,肖大明认识到,人有时候的确不能和命运抗衡。但是你可以让生活充满积极的能量。”
与《向阳》相似的细节,还不止这些。比如肖大明有一次和邻居老太拌嘴,随口说出一句“花如果要开的话,你拦住不放”。他说,花被比作梦境,“因为真正想实现梦想的人,谁也挡不住”。
一部戏在山城拍摄,要走四十二公里。
很棒的爸爸在重庆拍电影。一开始来到那座山城,周青元说,他就被它独特的幻想吸引住了。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逐渐发现这个城市真正的魅力。这个城市有许多台阶,但是每个人都在微笑着攀登。在他们身上,我可以看到面对人生苦难的正能量与活力。”不过,在山城拍电影,却苦了王砚辉和张宥浩这对父子的扮演者。"一、两秒钟的跑步镜头,它们要来回多次。「一次四十二公里的马拉松,肯定不只是跑那么多」,周青元透露,王砚辉甚至有一次跑到腿部受伤,但他坚持跑完。
在电影中,周青元还召集了许多真正的马拉松民间跑团,陪着演员一起完成了电影中那场浩大的马拉松赛。看完电影后,每一位跑友的名字都一一出现在字幕里,那些瞎子和他们的陪跑者的镜头,也成为了影片结尾处最动人的彩蛋。
他说:“我过去是运动爱好者,我在家乡跑100米的记录已经维持了十年。因此,我一直很想拍一部运动题材的电影,即使沾一点边也可以。”龚蕾笑道。不出所料,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外表冷淡却内心火热的马拉松教练。
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是通过《了不起的老爸》,龚蕾第一次知道这场马拉松也是盲人跑者,“我发现这部电影有更多的意义。”他号召全社会多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做更多与我们相同的事情,让他们发现更广阔的世界”。